相信有很多玩家都有已经知道了莽荒纪,在这里小编就介绍一下《莽荒纪》通关攻略详解,新莽荒纪游戏攻略
明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大?
按道理来说那个版图是的,可是明朝的版图其实让人感到有点虚.....秦朝的面积为:960万-608.61万 3.30万平方公里=354.69万平方公里。 西汉的面积为:354.69万 311.68万=666.37万平方公里 东汉的面积为:666.37万 33.53万-45.28万=654.62万平方公里 西晋的面积为:654.62万-39.12万=615.5万平方公里唐(唐高宗时期)的面积:470.57万 809.47万-28.85万=1251.19万平方公里 唐(唐玄宗时期)的面积:1251.19万 184.13万-545.73万=889.59万平方公里 吐蕃:453.88万平方公里 辽:448.54万平方公里 北宋的面积:889.59万-606.03万=283.56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:960万 1207.82万-45.08万=2122.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:960万 449.19万-175.81万=1233.38万平方公里清朝的面积:960万 324.65万=1284.65万平方公里朝的疆域近些年在网上不断出现争议。
有的文章引用台湾李傲的看法,认为明朝(至少是明朝末期)的疆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。有的文章却说明朝的疆域比清朝的还要大。那么,明朝的疆域究竟有多大呢? 明宣德八年疆域图一.明朝前期的疆域 首先,我们引用国内公行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中明朝宣德八年(1443年)疆域图(见上图),看一下明朝前期的疆域。
由图可以看出,明朝前期疆域包括下列现已不属于我国的地区: 俄罗斯远东地区,缅甸的约一半,不丹,锡金,克什米尔地区的1/2。 但明朝前期疆域不包括大部分新疆(近四分之三)、近一半内蒙古地区,也不包括台湾。 按此疆域图计算,明朝前期疆域面积大约是1100多万平方公里。 但是,我们必须看到,明朝的这些疆域中,地域面积最大的我国东北及现俄罗斯远东地区,青藏地区(包括不丹,克什米尔等),新疆哈密地区,都是羁縻统治区。
分属于奴尔干都司、乌斯藏都司、西番五王驻地和哈密卫等。所谓羁縻统治区,就是明朝中央政府不设正式的管理机构,委任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这些区域。 明朝的正式行政区只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。两京即京师(北京)、南京,十三个布政使司是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江西、湖广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大概李傲等人说的明朝350万平方公里疆域就是指这一部分吧。 二. 明朝后期的疆域 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开始,明朝东北羁縻地区(包括现今我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)就与明朝脱幅了。另外,内蒙、新疆哈密地区、青海和甘肃部分地区、缅甸的许多地方也早已不属于明朝。所以,此时明朝的疆域大约是不到570万平方公里(本人估算)。
三.如何看待明朝的羁縻地区 羁縻统治,是我国自唐朝以来中央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统治方式。羁縻区不同于藩属国,也不是正式行政区。中央政权通过委任当地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对这一地区实施统治。中央政权在羁縻地区没有行政机构,也不驻军。 当中央政权国力衰弱、鞭长莫及,或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反叛时,羁縻地区便不再属于中央政权。
外部势力的争夺,也是羁縻地区变化的一个因素。对于那些地广人稀的羁縻地区,其疆界往往是模糊的,是随着当地少数民族的迁徙、变化以及外部势力的争夺而变化的,是不稳定的。明朝对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统治就属于这种模糊状态。 明朝只在辽东地区直接驻军,以控制东北。在西藏地区,连清朝设立的驻藏大臣那样的代表性机构都没有。
四.明朝疆域继承自元朝 明朝对西藏、东北地区的统治实际是继承自元朝。 因北元残余势力拒不投降,明朝对付蒙古游牧政权又没有什么好办法,所以,明朝疆域 不包括元朝的内蒙古部分地区、外蒙古和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。 明万历十年(1582年)明朝疆域图。 当时,努尔哈赤尚未建立后金政权,东北地区仍是明朝疆域,但与明初疆域相比,内蒙、新疆哈密、青海和甘肃的部分地区、缅甸的许多地区已不属于明朝。
五.我国东北地区是满清入关带来的陪嫁吗? 有人说,东北原来不属于明朝,是满清入主中原给中国带来的陪嫁。这种说法不对!明朝前期在打败、招降了元太师哈纳出后,继承了元朝在东北的领土(包括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)。到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约200年间,东北一直是明朝的疆域,努尔哈赤父祖及其本人都是明朝任命的官吏。
东北是在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后才与明朝脱幅的。 六.贝加尔湖地区是明朝疆域吗? 从上面的明朝前期疆域图看,贝加尔湖不在明朝疆域内。但网上有文章说,在永乐 ,贝加尔湖地区的布里亚特蒙古部落属于奴尔干都司管辖,所以,那时候西伯利亚勒那河以东地区都是明朝疆域。如果按那时的地域算明朝国土面积,应该在1200万平方公里以上。
这种说法我们姑且听之。但有一点是明确的,即便贝加尔湖地区曾经属于奴尔干都司 管辖,它也不是明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,而是通过当地少数民族部族首领管理,是短暂的、不稳定的。 七.如何看待明永乐朝对越南的统治 明朝建文帝时,越南发生宫廷政变,胡姓大臣杀死越南国王,篡位称王,后来又杀死了明永乐帝送回的王位继承人。
而原越南国王是明朝册封的,明朝认为越南新王是犯上作乱,谋逆,于是发兵攻入越南。明军平定越南篡位新君后,因原国王家族已被篡位者杀光,无人可立为国王,索性将越南划入明朝版图。但由于治理越南的明朝官员管理无方、横征暴敛,大失民心,越南人民的起义此起彼伏,最后明朝政府在政治上无法立足,军事上没有取胜希望的情况下,被迫在宣德年间退出越南。
我们大可不必为越南的得而复失而懊恼。越南自五代十国时期独立后,到明初已经自立了几百年,对中原王朝已无向心力。再加上明朝政府管理失败,丢掉越南也在情理之中。 明朝对越作战也不是一点好处没有,起码维护了明朝对越南的宗主国地位。打败了明朝的越南新君马上对明朝称臣纳贡,以接受明皇帝的册封,作为其合法统治越南的授权书。
河北省历史上有哪些名人?
河北名人最该提到的是新中国开国将军,以1955年受将帅衔的数量看,河北共82人受将军衔,排名全国第九。下面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,简单的介绍几位。1、孙毅,开国中将,河北廊坊人。是河北开国将军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,也是活到百岁的十大开国将军之一。毛主席称孙将军为孙行者,朱老总称呼他是孙胡子。他一生淡泊名利,55年授衔时,他写信给组织请求宁底勿高。
原国务委员、国防部长迟浩田评价他:一身正气举国敬仰,两袖清风全民楷模。2、韩振纪,开国中将,河北石家庄人。1924年考入保定军校讲武堂,1931年参加长征。历任总后勤部机械部部长、后勤部副部长。一生和孙毅将军是挚友。3、徐信,开国少将,河北石家庄人。1937加入八路军,历经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,一生戎马,战功赫赫。
为什么说“娶妻当得阴丽华?
仕宦当得执金吾,娶妻当得阴丽华。两千年前刘秀的人生梦想已成千古绝唱,阴丽华亦被众多男人视为理想中贤妻良母最佳选择。那为什么说娶妻当的阴丽华呢?且听有书君为你梳理分解。一、阴丽华天生丽质却为爱执着,危难时甘愿以身涉险不离不弃。刘秀本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,可是随着汉朝推恩令的执行,到其父一辈已成没落贵族。
后又遇王莽篡汉,刘秀成了地道的农家子。刘秀性格温和勤于耕田,这个世人眼中的农村娃,却倾慕当地新野第一美女阴丽华。说起阴家本是春秋名相管仲后裔,后以经商发家,阴家资产雄厚富甲一方。阴丽华身为阴家之女,其才貌双绝是许多高官大贾争相求娶之凰。刘秀虽有宗室贵族血统,可家势已经败落,与阴家无法匹配。谁成想世人眼中并不登对的两人,却因缘相遇时碰出爱的火花。
刘秀被丽华温柔迷醉,更坚定了娶丽华之心。丽华被刘秀英俊儒雅打动,并未嫌弃其家贫。爱也许是催人奋进最好的动力。娶妻当得阴丽华成了刘秀执念,他一反安于田园的闲散,开始想为挚爱谋求一份功名。当时正逢王莽新政失败,各地群雄并起,刘秀亦随长兄刘縯举起义旗。刘秀兄弟举事之初势弱,他们只得投在更始帝刘玄麾下。刘玄忌讳刘縯才能,借机将其杀死以绝后患。
当时刘秀刚刚取得昆阳大捷,突然得知大哥被害心中悲痛欲绝,可他懂得还无力与刘玄抗衡,只有隐忍再隐忍。他回到长安见到刘玄,不提昆阳大捷之功,不提刘縯之死,宴会饮酒一切如常。甚至他为消除刘玄疑忌,在大哥丧期出人意料的向丽华提亲。那时的刘秀前途未卜随时有性命之忧,寻常女子谁敢拿自己婚姻开玩笑?可是丽华甘冒政治风险毅然嫁给刘秀。
洞房花烛夜,刘秀积累多日压抑在心间欲哭不能的愤懑情绪。在丽华软语温存间瞬间缓解,再坚强的男人亦需温柔港湾停泊歇息。小夫妻只耳鬓厮磨了三个月,刘玄就派刘秀赴河北招抚各方势力,这亦是刘秀脱离刘玄的良好契机。刘秀前往河北,丽华暂回娘家居住,谁知一别就是三年,再见面又是另一番人生。丽华懂得真正的爱不是好时的花前月下,而是危难时两人十指相扣不离不弃。
丽华在刘秀绝境时不惜以身涉险,为挚爱拂去心霾,难道这不是值得男人铭记一生的深情款款吗?二、阴丽华深明国家之义,弃私心顾大局婉拒后位。刘秀孤身前往河北,就在其刚刚凭个人魅力打开局面时,突然冒出王朗自称汉成帝之子,妄想与各豪强结盟举事,并四处通缉刘秀。刘秀顿陷四面楚歌境地,无奈之下他只得娶真定王刘杨外甥女郭圣通为妻,以达到与手握重兵的刘杨联盟目的。
这次联姻确实为刘秀带来了转机,他很快平定了王朗之乱,并接收了多路兵马,由此积累了自立为帝的资本。刘秀四处征战,郭圣通一直随其左右,并生下了他们的长子刘疆。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后,马上派人把阴丽华接到身边。丽华随兄而居消息闭塞,等她得知刘秀讯息时,竟是夫君已成皇帝,其身边还多一个女人与儿子。丽华与刘秀再见,哪个女人能忍受挚爱与她人分享?丽华心间悲苦自知。
可她深知刘秀所处环境的无奈,只要他安好她甘愿接受眼前一切。刘秀面对两个女人陷入两难抉择,无奈只得采取拖字计,将两人并肩封为贵人。可这绝非长久之计,一年后他想弥补对丽华亏欠,立挚爱为皇后。可是丽华思虑再三,以自己无资格任皇后为由婉拒刘秀深情。首先丽华自觉虽出身豪富之家,但其家族并无政治背景与出身王府的郭圣通无法比肩。
当时刘秀并未统一全国,他仍处于强敌环伺的困境,丽华懂得只有郭圣通家族能给刘秀强有力的支撑。其次丽华当时还未生子,郭圣通已生有儿子。丽华知道继承人就是将士们最为看重之处,更何况刘秀称帝前,亦是郭圣通伴刘秀驰骋疆场。如果郭圣通当皇后,可以更好的助刘秀号召将士万众一心。丽华视刘秀的安好与事业重于自己生命,她明白真正的爱不是索取,而是付出。
她甘愿为挚爱付出一切,名分轻于鸿毛,只要两人依旧心意相通足矣。刘秀在丽华劝说下,立郭圣通为皇后,立其子刘疆为太子。而丽华这位原配夫人屈尊为贵人,如此为爱付出的女人,难道不值得男人念念不忘吗?三、阴丽华天性纯良宽容,具母仪之美。爱情不争不抢并不意味着得不到,丽华的深明大义与谦让,更赢得了刘秀的爱意情浓。
既使丽华怀孕,刘秀亦将其带在军中,同时丽华也接连为刘秀生了五子。郭圣通眼见刘秀越发宠爱丽华,妒心大发频频当面谩骂羞辱丽华。可是丽华不想刘秀为国劳心再为宫斗劳力,只得避而不战。郭圣通不顾形象对丽华人身攻击的泼妇形态,与丽华的温婉谦让形成鲜明对比,其自作彻底失宠。刘秀面对郭圣通胡搅蛮缠,一气之下一纸诏书废掉郭圣通,继立阴丽华为后,其一纸诏书将自己对丽华的爱昭告天下。
随后刘疆自请辞去太子之位,丽华之子刘庄被立为太子。丽华明了刘秀对自己的爱,封后并未令她恃宠而骄,而是更加恭谨谦和。她放弃前怨丝毫未对郭圣通落井下石,而是安排她以中山王后身份随子居于封地,同时她亦叮嘱儿子善待废太子刘疆,她亦视郭氏其他子女如己出。她妥善处理使废后事件平稳过渡,未发生流血宫斗。因为她不想让刘秀落下忘恩之名,亦不想刘秀为郭氏母子生活担心陷入后宫纷扰。
丽华处事进退有度,想刘秀之所想,做事总能做到刘秀心中。如此纯良宽容的女人,难道不值得男人敬重吗?四、阴丽华约束母家共佐汉室,教子有方树立榜样。阴丽华为刘秀育有五子一女,独得盛宠。可是观刘秀一朝无有外戚之乱,诸皇子兄友弟恭,堪称历朝历代奇闻。其实这一切源于丽华的睿智,她不但严格约束母家,使阴氏子弟不贪高官厚禄,却是刘秀得力左膀右臂。
而且她还时刻注意言传身教树立母亲榜样,孩子们在其教育下友善互助,甚至她为儿子刘庄选的皇后。亦如她一般简朴、宽容并严格约束外戚,俨然又一个阴皇后,这亦是母亲榜样的力量吧。说到这里,你不觉得阴丽华无论作为妻子,还是作为母亲都堪称完美吗?她对爱的执着付出,她深明大义的纯良宽容,她约束母家相夫教子的睿智,当的起雅容宽仁,有母仪之美的赞誉,当的起娶妻当得阴丽华之说。
明明刘邦更有领导才能,但为何名声不如项羽?
刘邦出身市井小民,项羽出身名门世家,刘邦比项羽大了二十四岁,刘邦首先个人形象就比不过项羽,以貌取人人之常情,首先是项羽少年成名,英姿勃发,又有大美人虞姬陪伴,郎才女貌,英雄美女,一场霸王别姬千古流传,让人看的如痴如醉,心旷神怡,而刘邦形象其貌不扬,中年猥亵大叔气派,名声不好,还经常半夜三更敲寡妇门,甚至于和一个寡妇生下私生子刘肥,后来看到吕公家有美女吕雉,抛弃了寡妇,花言巧语,娶得吕雉为妻,喜新厌旧,见异思迁,此种行为,当然是有损形象。
刘邦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,做事方式常常标新立异,而且由于自己没文化,所以特别不喜欢读书人,而且刘邦身边一群酒肉朋友,仗义每多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。或许是吧,自古英雄不拘小节,跟项羽比起来,刘邦可夸耀的英雄事迹实在是太少,而刘邦的劣迹斑斑,世人皆知。项羽,24岁起兵反秦,27岁自封西楚霸王,分封十八路诸侯。
30岁自刎乌江,他的一生尽管短暂,却又充满辉煌,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。项羽的一生毫无疑问是英雄的一生,正如项羽的《垓下歌》: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项羽的一生虽然短暂,短暂的生命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,霸王别姬更是千古佳话,流传至今,不仅是因为他身边的虞姬的美貌让很多人向往,更是因为他的有勇有智。
项羽的勇猛能打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,每一场战役都是攻无不胜,战无不克,直到推倒大秦帝国。同时他又心慈手软,刚愎自用,在争夺天下的时候根本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,可能是吧,人对悲情英雄充满了同情,都感觉项羽是英雄,虽败犹荣。所以说刘邦坐了天下,可是刘邦对读书人的轻视,估计是得罪了天下读书人,有被黑的嫌疑,而项羽虽败由荣,有人被黑,比较起来自然让项羽的形象更加高大辉煌,不以成败论英雄有可能就来自于项羽,项羽是为数不多的悲情英雄,英雄始终是英雄,小人始终是小人,刘邦跟项羽比起来,一个英雄,一个小人,所以说,刘邦的名声比不过项羽也是理所应当。
刘秀夺得天下后为何还要用原来的国号“汉”?
简单来说,宣示正统。事实上,刘秀不仅继承了西汉的国号,还给西汉皇帝当了儿子,这位西汉皇帝就是与其生父同辈的汉元帝,在宗法上,刘秀就是以汉朝皇帝继承人自居。据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记载:“(建武二年正月)壬子,起高庙,建社稷于洛阳,立郊兆于城南,始正火德,色尚赤。是月,赤眉焚西京宫室,发掘园陵,寇掠关中。
大司徒邓禹入长安,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,纳于高庙。”在刘秀称帝的第二年正月,刘秀就在洛阳建立高庙,也正是在这一月,盘踞西汉旧都长安的赤眉军焚烧宫室、挖掘皇陵而去,刘秀手下大将邓禹率军进入长安,将西汉十一位皇帝(高、惠、文、景、武、昭、宣、元、成、哀、平)的牌位护送至洛阳高庙。另一方面,刘秀也尊奉了自己的生父及先祖,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载:“(建武三年正月)辛巳,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。
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,始封祖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,从刘发跟汉武帝兄弟俩这一代,这两脉就分开了,武帝为天子,是大宗,刘发为王,是小宗。刘秀这一支,更是小宗中的小宗,因为他的先祖一直都不是继承爵位的嫡长子,而是按照爵位逐级降低,刘秀高祖父刘买为舂陵节侯,曾祖父刘外为郁林太守,祖父刘回为巨鹿都尉,父亲刘钦为南顿令,刘钦早逝,刘秀是由叔父刘良养大的。
刘钦、刘回、刘外和刘买是刘秀直系的四辈祖宗,即四亲,皇帝的四亲都是要立亲庙祭祀的,所以刘秀给他们立了庙,然后遭受儒生的猛烈抨击,因为此举有违礼制。天下大乱时没空搭理礼制,等到建武十一年(公元36年)东汉统一后,朝臣们有空搭理这事了,大臣张纯和朱浮等人向刘秀提出建议。据《后汉书·张郑曹列传》载:“纯以宗庙未定,昭穆失序,(建武)十九年,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:“陛下兴于匹庶,荡涤天下,诛锄暴乱,兴继祖宗。
窃以经义所纪,人事众心,虽实同创革,而名为中兴,宜奉先帝,恭承祭祀者也。元帝以来,宗庙奉祠高皇帝为受命祖,孝文皇帝为太宗,孝武皇帝为世宗,皆如旧制。又立亲庙四世,推南顿君以上尽于舂陵节侯。礼,为人后者则为之子,既事大宗,则降其私亲。今禘祫高庙,陈序昭穆,而舂陵四世,君臣并列,以卑厕尊,不合礼意,设不遭王莽,而国嗣无寄,推求宗室,以陛下继统者,安得复顾私亲,违礼制乎?昔高帝以自受命,不由太上,宣帝以孙后祖,不敢私亲,故为父立庙,独群臣侍祠。
臣愚谓宜除今亲庙,以则二帝旧典,愿下有司博采其议。”我们需要注意几句话,一是“虽实同创革,而名为中兴”,二是“礼,为人后者则为之子,既事大宗,则降其私亲”,三是“设不遭王莽,而国嗣无寄,推求宗室,以陛下继统者,安得复顾私亲,违礼制乎?”第一句表明刘秀建国的理论基础,他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自认为汉朝继承者,尽管“继承”的难度达到了建国的级别,可名义上就是继承。
既然是继承,继承谁的呢?自然是西汉皇帝的。西汉末期几位皇帝都无嗣,如果没遇到王莽篡汉,无嗣皇帝从宗室寻找嗣子,自然不会找到刘秀这种远亲头上,可大臣们认为找到皇帝头上的话,皇帝你敢尊崇私亲吗?当了人家的儿子,继承了人家的产业(汉朝),就别再想着生父,这是礼制的意见。在礼制之下,皇帝也得屈服,,刘秀最终认宣、元二帝为祖、父来奉法统,他的宗法父亲汉元帝及以上的汉朝皇帝神位供奉于洛阳高庙,与汉光武帝宗法同辈乃至低辈的汉成帝等神位则供奉于长安高庙,四亲庙随所在之处祭祀。
哪些战役在进行的过程中,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?
个人听见过二个大战中,有趣的故事:故事一:日军将领阿部规秀,进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时,被八路军围困于山中,于是阿部规秀就在山中驻扎。日军看中了一户人家的大院,将其作为临时指挥部。于是日军将这户人家的人,全部绑了扔进了柴房。而这户人家的鸡丶鸭丶鹅丶狗则依然散落在院中。八路军最终发现了这个日军据点,于是将仅有的一发迫击炮弹朝院中打了过去。
结果院中的所有日军人员全被炸死了,阿部规秀本人也死在了这一发炮弹之下。然而令人不解的是,这个院子的主人家没事,院中的鸡、鸭、鹅、狗也没受伤,家院也没受任何损害,院子的地上也仅有一个浅浅的弹坑,但是院中的日军全死了,弹片就象长了眼睛一样,一块弹片也没被浪费。故事二:解放战争中的黄淮海战役中,国军将领杜聿明,将司令部设在一个四合院中。
当时的战局对国军极为不利,杜聿明将军焦头烂额。这时有个幕僚对杜将军说:“四合院中有棵大树,从整体上看,这就象一个“困”字。”该幕僚建议将大树给砍了,说不定杜将军就能脱困。于是杜将军照办了,将院中大树给砍了。大树砍了以后,杜将军面临的困境不但没减轻,反而处境更不妙了。于是心情烦闷的杜将军,不停的在四合院中来回踱步。
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反王只在中国版图反叛,不去其他国家去建国?
这个问题有些逻辑错误,所谓反叛,就是反抗自己的政府,如果跑到外国去建国,再反抗祖国的政府一般也不叫反叛,除非是在国内反叛然后逃到外国去的,这种例子比较少。而且不同时期中国的版图并不一致,怎么区分国内和国外?我们权且以今天的版图为准。按照今天的版图,历史上在“国外”建国的人也有好几位,名气比较大的有六位。
1、箕子。箕子是帝辛的叔父,帝辛就是商纣王,商朝在他手中灭亡,商亡后,箕子东渡到达今朝鲜半岛北部,并在当地土著的拥护下建立了箕氏侯国,史称箕子朝鲜。后来当周武王得知箕子远避东方,派人封箕子为朝鲜国君,极尽礼遇,显然是想拉拢箕子。箕子也不愿跟周朝交恶,就接受了任命,还曾到周朝国都朝见周武王。但朝鲜与周朝相隔实在太远,中间还有夷狄相隔,箕子朝鲜跟周朝的联系很弱,说是藩属,其实跟独立一样。
2、卫满。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争,夷狄或被同化或被驱逐,中原连成一片,原本位于华北的燕国也向辽东发展,逐渐跟箕子朝鲜接壤。燕国在秦统一战争中被消灭,但秦亡汉兴,汉高祖刘邦重新分封了燕王,那就是他的老乡卢绾。不过随着刘邦对异姓诸侯王的剿灭,卢绾也怕了,打算先下手为强,准备谋反,失败后逃往匈奴。树倒猢狲散,卢绾跑了,他的部将卫满也要跑,他没有跟老大一样往北,而是带着一千多人往东,进入箕子朝鲜境内,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。
卫满并不满足为臣,他不断收拢汉朝流民,积蓄足够力量后,发兵攻占箕子朝鲜,驱逐箕子朝鲜末代君主箕准,自立为王,定都王险城,建立卫氏朝鲜。3、耶律大石。耶律大石是辽国宗室,辽国被金国灭亡后,他带着残兵西行至今天的新疆及中亚。耶律大石在西域积蓄力量,先是依附当地汗国,等到自己势力壮大后,开始进行战争吞并,最后建立起东至高昌,西抵里海的西辽,成为中亚的霸主。
西辽的疆域包括我国新疆的一部分和中亚的一部分,由于其都城八剌沙衮在今吉尔吉斯斯坦,姑且算他是国外建国。4、梁道明。梁道明是广东南海人,移居东南亚小国三佛齐(在今苏门答腊岛),因为威信高,成为当地华人首领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,爪哇满者伯夷国王攻灭三佛齐旧王朝,三佛齐混乱不以,为求自保,旅居三佛齐的华人拥戴梁道明为三佛齐王。
梁道明领兵守卫三佛齐北方疆土,对抗满者伯夷,由于对应得法,满者伯夷无法攻进,其他地方的人闻讯,也纷纷前来投奔梁道明。这个小政权没有明确的继承制度,后来梁道明接受明朝招安,回到了老家安享晚年,他的副手施进卿成为旧港华人首领。5、罗芳伯。罗芳伯是广东嘉应人(今梅州),乾隆年间因乡试不中,就和一百多名亲戚朋友漂洋过海,到东南亚婆罗洲(今加里曼丹岛)谋生。
罗芳伯开始以教书为生,不过后来他发现当地华人非常贫困,甚至有的找不到工作只能流落街头,罗芳伯便把他们组织起来,组建了一家采金公司。随着金子的开采,当地华人日渐富裕,但当地的治安极为混乱,土匪海盗猖獗,罗芳伯又组织同乡会,训练民兵,平定土匪海盗,威望极高。平定土匪后,罗芳伯的兵力多达数万,管辖人口达到数十万,当地苏丹也对其佩服不已,决定将位子让给他,但罗芳伯不愿做国王,就建立了一个公司,他任"大唐总长",当地人尊称为“坤甸王”。
6、郑信。郑信严格来说只是华裔,他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,其父郑镛是广东澄海人(今汕头澄海区),在雍正年间迁居暹罗(今泰国),娶暹罗女子为妻,生下了郑信。郑镛去世后,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,长成后靠养父的关系进入政界,并步步高升,逐步掌握了足够的军权。1763年,缅甸军入侵暹罗,四年后成功攻陷暹罗都城,大城王朝灭亡。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《莽荒纪》通关攻略详解,新莽荒纪游戏攻略全部内容,希望能够帮到大家!更多内容请关注攻略库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